在「銀閣寺道」下車後看到了這個的景象
然後開始左顧右盼、尋找著那條人人都說讚的哲學之道,
想像著等等可以走在那條藏在深山中、小溪旁、被樹木林立的哲學之道,
好像只要走在哲學之道上,自己就能搖身一變變成哲學家一樣 !
想到心裡就很期待、好興奮呐!
走沒幾步路卻赫然發現了一個指標
呃...
該不會...
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,就是哲學之道吧?!
噢!心裡有點失望說...
大家也對於眼前的景象有點錯愕XD
或許是因為在網路上看的太過夢幻、太過哲學?亦或是攝影師的拍照技巧太高竿了?
還是因為現在不是櫻花綻放或是楓葉飄落的季節呢?
不然就是第一張照片的那棟高樓破壞了美感拉><
總之跟我想像的不一樣!!!
於是大家決定先去銀閣寺參觀,之後再好好走一次哲學之道。
走呀走的看到附近店家的賣的小點心,肚子也忍不住餓了起來XD
我買的是上面右邊的綠色菓子(?!)
鹹鹹的帶有一點醬油的味道,喔依西
哲學之道簡介
沿著商家一直往前走,就會看到銀閣寺
大概走10分鐘左右就會到銀閣寺了
銀閣寺,又名慈照寺,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「足利義政」在1482年建造的,是東山文化的象徵。
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,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。
京都的庭園喜歡採用白川沙。因為把花崗岩打碎而製造的京都特産的白川沙,比起一般的沙,光的反射率很高。
向月台
雖被稱為銀閣寺,但不像有數層金箔裝飾的金閣寺,銀閣寺並沒有使用銀箔。
(要不是在來之前,有先做好功課,不然真的會覺得為啥銀閣寺都不銀呢?!XD)
只是我們去的那天,銀閣寺有的地方在整修,錦鏡池裡的水都被抽掉了...
整個池子光禿禿的,美景又再度被破壞了= =
超想摸那些白沙堆起的東西,可惜是禁止觸碰。
心裡還是很好奇到底怎麼堆起來可以變成這個樣子...
銀沙灘
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。灘意味著大海,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。
相較於「足利義滿」,也就是足利義政的祖父,所建造的金碧輝煌金閣寺,銀閣寺的建築,外觀僅有黑褐與白色,更顯得清淡素雅。
儘管很素雅,但我覺得銀閣寺還是很獨樹一格,很有自己的FU
踩在白砂的步道、搭配著兩旁的竹子跟石頭,更顯著出入口處的莊嚴和諧
話說準備從銀閣寺出來前,剛好紀念品店的外面有銀閣寺的紀念章可以蓋,
加上我們進來購買門票的時候,有附一張類似辟邪(應該不算是辟邪啦,算可以帶來平安)的符紙,
於是腦筋動得快的Feli就把她和Lena的符紙背面並在一起,然後以兩張並在一起的交界為中心,
蓋下去的章就鈀銀閣寺變成一分為二!形成了一人一半感情不會散的甜蜜之舉
也因為Feli這招實在是太有創意了,以至於排在後面的人都以為這個紀念章要這樣蓋才對XDD
霎時帶領了風潮...
會不會將來有天我們重返銀閣寺,這個紀念章就變成了一定要這樣蓋呢?!
(參考資料:http://www.zipangguide.net/sight/kyoto/ginkaku_temple.html )
沿途看到的小狸貓們
哲學之道
京都大學哲學教授-西田幾多郎先生曾經一邊思考一邊走過這條路,因而得名哲學之道。
哲學之道從銀閣寺沿著水渠一直延伸到王子神社
超想上去坐坐看人力車
是慧根太低嗎?!
我怎麼都沒領悟到什麼大道理?!XDD
其實再走一次哲學之道,就覺得比較有fu了!
長達1.8公里的哲學之道,聽說在春天時,就如同櫻花的隧道、而秋天時又像是紅葉的隧道
真的該在春天或是秋天的時候,再來走一次哲學之道!
盛開的花朵,春天不遠嘍
哲學之道,掰掰拉!
希望下次來我能悟出大道理,變成西田幾多郎第二
-- つづく